為推動廣大職工干部注重家庭家教家風,涵養清正廉潔的家庭氛圍,公司舉辦了“涵養時代新家風”主題作品征集活動。 此篇為智慧綠動公司何曉霞的《淳樸的家風造就純善的心靈 》。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什么是家規呢?家規就是家風,是一個家族的風氣,好的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家風對于一個家族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約束力,雖然它只是一個潛在無形的概念,卻能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子孫后代的心靈,塑造他們的人格,讓他們延續傳承,代代相傳,不斷將家族之風發揚光大,樹立家族良好口碑。
每一個家庭都有淳樸的家風,每一個家長都會以自己的感悟來教育自己的子女。家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空間,家長的言行舉止處處都會烙上家風的印記,通過言傳身教,孩子在每天一點一滴的模仿、學習、領會中,日久天長便形成一種習慣,習慣成自然,家風就這樣默默地、慢慢地灌輸到每一個細微之處,深入心靈。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它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性格特征、道德素養、為人處事及生活習慣等,每個方面都滲透出家風的烙印。我們要用良好淳樸、健康向上的家風,使孩子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方向,才能為實現美好的人生奠定下堅實之基。
我兒子小學的時候寫的一篇作文,讓我印象深刻,題目為《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依稀記得作文的大概內容是這樣的:“每年寒假,我都非常盼望跟著爸爸到他的家鄉,一個美麗的小鄉村過年,和闊別一年之久的爺爺奶奶團聚,陪爺爺奶奶說說話、聊聊天,享受一下在城市里生活的孩子們無法體驗到的各式各樣的嬉戲玩耍的方式。大年三十幫著爺爺奶奶在廚房準備年夜飯,全家人團聚在餐桌前,一邊吃著豐盛的年夜飯,一邊看著春節聯歡晚會,一邊談天說地,一起等待新年鐘聲的敲響,歡聲笑語,親情和睦的氣氛溢滿整個屋子。但回家鄉過年團聚的日子過的是那樣飛快,又到了離開鄉村返回到生活城市的時刻,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大哭一場,心中是萬分的不舍,還沒有走遠就開始想念爺爺奶奶,想念這個小鄉村了,又開始期待下一次再回到可愛家鄉的日子??鞓返臅r光雖然短暫,但我們倍加珍惜”。
孩子的感情是最真摯的,最直接的,最不加掩飾的,我兒子并不是他爺爺奶奶帶大的,他們每年見面的機會也極少,但兒子和爺爺奶奶的感情卻非常親近,這是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傳遞給他的“尊老愛幼、孝敬長輩”的思想理念密不可分的。我們會要求兒子每個周末堅持和爺爺奶奶通電話,分享一下最近生活學習中發生的趣事,關心一下爺爺奶奶的身體健康,甚至是彼此生活地方的天氣情況,但就這些家常簡單的話題,每次都能聊得非常開心,意猶未盡,這就使看似遙遠的親情,更加貼近了,也更加深厚了。通過我兒子這篇平常的作文和他平時的言行,可以看出我們家長在他心目中起到的示范作用,我和他爸爸都是比較傳統的人,給孩子傳達的也是中國傳統的思想,尊老愛幼,善、孝、仁、禮等品德,引導他積極向上,健康成長,也不知道這算不算得上是家風,但我認為家風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父母的言行、品德、修為,這些能夠看到、感受到的東西對孩子的影響將是終生的。
家風不僅代表一個家族,一個家庭,也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風氣,國家是人民的大家,這家風就更加重要了,它要靠人民的努力,遵紀守法,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朝著這個目標來共同實現。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不僅僅是物資上的豐富,更重要的是它的風氣養成。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風氣決定了它的興衰、成敗,只要有好的社會風氣,國家才能國富民強,才能真正稱得上是一個強國。為實現這個共同的強國夢,我們將攜手并進,同心協力,緊跟時代步伐,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