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3月12日電 (單鵬)“要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推動四川能源高質量發展?!苯赵诔啥寂e行的“四川省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國家電投集團四川電力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國家電投集團西南能源研究院董事長、總經理(院長)周慶葭表示,要為四川省能源安全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日前,由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四川天府新區新經濟局指導,四川省能源發展研究中心、國家電投集團西南能源研究院、國家電投集團四川電力有限公司主辦的“四川省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成都舉行。研討會期間,多位專家呼吁四川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能源局有關業務負責同志到會指導。
作為全國能源生產大省和“西電東送”的重要輸出省份,四川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推動綠色能源革命,將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今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四川將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
根據《四川省碳達峰實施方案》,四川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41.5%左右,到2030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43.5%左右。這將重塑四川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深刻改變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周慶葭表示,四川要創新開發模式,全面實施融合式大基地開發,結合四川實際,以“風光水火氣”、抽蓄、共享儲能等多形式電源為基礎,充分融合陸域、水域開發,充分融合集中式、分布式資源,充分融合各種類型的供能和用戶資源,在川內布局能源融合型大基地。
周慶葭建議,在電力負荷中心探索新的綜合智慧零碳電廠能源解決方案,他呼吁允許綜合智慧零碳電廠以負荷聚合商的身份參與市場,構建省域靈活調節負荷的資源池。對于目前四川已初步形成的成都市氫能產業集群、攀枝花市釩鈦新材料產業集群等產業集群,周慶葭建議,依托四川豐富的新能源資源,培育孵化氫能、儲能、綠電轉化等新興能源產業,構建氫能完整產業鏈,實現新能源的就地消納和綠電、綠氫、綠油氣轉化。
“實現‘雙碳’目標,是中國經濟社會的重要轉型。當前,全國80%以上的碳排放來自能源行業。實現低碳發展,核心是推動能源革命?!钡聡鴩夜こ淘涸菏?、天府永興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天府新能源研究院院長雷憲章認為,電氫耦合協調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
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加速能源轉型的同時,諸多未來產業賽道的核心技術正在孕育。雷憲章表示,提早布局未來產業的關鍵技術有助于引領產業發展方向。他建議加快新一代低碳/零碳主動式發電供能系統布局,替代燃煤燃氣機組、長周期/跨季度儲能供能;打造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蒸汽輪機聯合循環系統,實現能量最高梯級利用和系統零排放;發展清潔熱能,推動能源轉型。
談及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建設路徑,四川省新型電力系統研究院執行董事王永平認為,要提升應對負荷高峰的電力質量及貢獻度。電網提檔升級,適應大規模新能源消納。新能源大基地也要實現高質量建設和發展。網源協同,共同促進新能源靈活高效輸送和電力供應。同時構建能源電力大數據支撐體系,探索四川特色的新能源高質量發展之路。
當前,四川豐富的風光資源仍具有巨大的開發潛力。東方電氣風電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葛紅兵透露,截至2022年12月,四川風電項目裝機約7902兆瓦。針對四川山地對風電機組帶來的挑戰,葛紅兵表示,通過智能診斷預警、故障穿越、部件延壽控制等山地智慧風機技術,能有效減少機組停機,提升機組發電量;對于風電機組失速現象,通過湍流估計、風向預測偏航、智能失速檢測技術,實現機組在山地復雜地形的穩定運行。
碳市場將助推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董事長、四川省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何錦峰談道,全國碳市場從火力發電行業起步,未來將覆蓋至八大行業,對火電日益趨緊的約束,將激勵新能源發展。在四川,碳市場持續健康穩定運行、市場表現良好。四川鼓勵碳金融創新,推出“綠蓉融”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臺促成產融對接,有效滿足能源企業碳資產管理需要。
推動四川新能源產業發展,還需創新儲能應用。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教授吳孟強分析稱,傳統電力系統“以用定發”實現發電、用電平衡,而光伏、風力發電存在間歇性、波動性,需要在用電側構建多元化、高效的能源利用體系,積極推進“新能源+儲能”體系建設,進一步構建分布式、安全可靠的虛擬電廠新型能源系統,以整合各種分布式能源。
在能源裝備制造方面,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軍表示,作為能源裝備企業,將聚焦抽水蓄能行業發展痛點,堅定三機式抽水蓄能機組研發之路,與企業、科研院所一起推進科技創新,在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成果孵化等方面加強合作,合力填補國內空白,共同打造能源行業的科技創新高地。